小米是谷子(又稱粟米、粟谷、狗尾粟等)經碾除穎殼和種皮后的顆粒狀成品糧。谷子是中國北方的主要糧食品種之一,古人稱為稗,“稗為百谷之長”,是野生的狗尾草經馴化發展而成。原產于黃河流域,后傳播到中亞、南亞、歐洲乃至世界各地。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資料:世界上谷子90%以上產于中國,主產淮河、漢水、秦嶺以北以及河西走廊以東、陰山山脈、黑龍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小米米粒小,卵圓形,色澤有乳白色、淡黃色、金黃色。品種分為三類:用粳粟加工成的粳性小米;用糯粟加工成的糯性小米(粘性小米);粳性、糯性互混,或混入稷米、稗米的總量在10%以內的為混合小米。中國四大名優小米分別為產于山東省章丘縣龍山一帶的龍州小米、河北省蔚縣、陽原一帶的九根齊谷、山東省金鄉縣馬坡一帶的金鄉小米和山西省沁縣檀山嶺一帶的沁州黃小米。主要營養成分,按占干物質計,含粗蛋白質9.4-10.9%,粗脂肪1.9-3.9%,碳水化合物81.7%-85.5%,粗纖維0.6-1.8%,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B族。常見的吃法有小米燜飯、小米粥。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是老弱病人、產婦和幼兒的良好食品,還可釀酒、制糖、制醋和磨粉做多種糕點食品,是觀賞鳥類的精飼料。由于小米籽粒較小,不耐高溫,易脫糠、發熱、生蟲,不易久儲。儲存于通風干燥處,如發現吸濕脫糠情況,應及時通風過篩,清除糠雜,降低水分,防止變質。
小米很容易被消化,嬰幼兒、胃腸道不好的人都比較適合吃小米粥。另外,小米中含有維生素B1,對于B1缺乏型腳氣病患者也是很好的選擇。下面來談談如何鑒別小米的質量!
鑒別小米的質量竅門一:優質小米米粒大小、顏色均勻,呈乳白色、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很少有碎米,無蟲,無雜質,聞起來具有正常的清香味,無其他異味,手摸有涼爽感,嘗起來味佳,微甜,無任何異味。
鑒別小米的質量竅門二:常見的次質、劣質小米主要是陳小米經過篩選、染色等處理,米粒大小、顏色不均勻,沒有光澤,手摸有澀感。嚴重變質小米,手捻易成粉狀或易碎,碎米多,聞起來微有異味或有霉變氣味、酸臭味、腐敗味和不正常的氣味,嘗起來無味、微有苦味、澀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鑒別小米的質量竅門三:有些商販為了掩蓋輕度發霉的小米,采用先將小米漂洗,然后加少量姜黃等黃色素染色。鑒別時可取少量待測小米放于軟白紙上,用嘴哈氣使其潤濕,然后用紙捻搓小米數次,觀察紙上是否有輕微的黃色,如有黃色,說明待測小米中染有黃色素。另外,也可將少量樣品加水潤濕,觀察水的顏色變化,如有輕微的黃色,說明摻有黃色素。
已有5條評論,點擊查看參與評論